|
国际市场需求回暖向好 外贸提质增效任重道远 ——第121届广交会台州市参展总结 |
|
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晴雨表”,广交会情况历来是分析判断我国外贸走势的重要依据之一,是我市外贸企业抓订单拓市场的主要平台。 一、基本情况 (一)大会概况 第121届广交会4月15日至5月5日在广州举办。本届广交会展览规模保持稳定,分三期举办,展览总面积118万平方米,展位总数60219 个,境内外参展企业24718家。第一期自4月15至19日,主要展出机电、五金、建材等产品;第二期自4月23至27日,主要展出汽车用品、日用消费品和礼品;第三期自5月1至5月5日,主要展出纺织服装、箱包、文体等产品。 据大会统计,本届广交会出口成交2063.57亿元(折合300.20亿美元),同比增长6.9%。采购商与会196490人,来自213个国家和地区,比第119届同比增长5.87%。其中亚洲112314人,同比增长5.50%;欧洲32664人,同比增长4.97%;美洲29998人,同比增长9.60%;非洲15085人,同比增长3.72%;大洋洲6429人,同比增长5.36%。 尽管采购商到会和出口成交均实现了增长,但参展企业也反映,当前外贸发展仍然面临原材料成本上涨等诸多问题。目前,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稳固,显性和隐形贸易壁垒增多,许多采购商下单仍较为谨慎,大单、长单少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据数据统计:在成交订单中,3个月的以内的短单占45%,3-6个月的中单占35.9%,6个月以上的长单占19.1%。 (二)台州分团简况 本届广交会台州市共有586家企业参加,展位1655个,规模位列全省第三,分别占浙江省全部出口参展企业数和展位数的11.02%和14.2%。其中品牌展位数669个,占全省品牌展位总数的21.9%。 本届广交会台州出口成交26.45亿元,占广交会总成交额的1.29%,较119届增长16.1%,较120届增长11.0%。其中一期成交14.28亿人民币,二期成交8.91亿人民币,三期成交3.26亿人民币。从商品种类来看,我市的机械类产品成交5476.25万美元,居所有商品之首,占成交总额的14.07%;其次是家居装饰品,成交2690.19万美元,占成交总额的6.91%;第三是卫浴设备,成交2637.18万美元,占成交总额的6.9%。此外,建筑及装饰材料、家居用品、家具、家用电器分别成交2446.90万美元、2408.57万美元、2053.33万美元、2025.93万美元,分列四到七位。 据对参展企业现场走访和412家企业问卷调查统计,相比119届和120届,台州参展企业接待客商增长和持平的企业分别占83.4%和84.0%;成交意向增长和持平的企业分别占85.8%占87.1%。 二、参展企业亮点 (一)品质浙货企业表现亮眼 本期广交会展馆内主要通道、出入口等场所都可以看到了“品质浙货,行销天下”的广告牌,“品质浙货”企业带来的“浙江制造”新产品受到了采购商的广泛关注,有些甚至慕名而来,指定购买“品牌产品”。台州有9家“品质浙货”领军企业参展,有50多家“浙江出口名牌”企业及40多家“台州出口名牌”企业参加了此次广交会,充分展示了台州品牌、名牌企业的风采。炊具“大佬”苏泊尔今年推出适用于欧美市场的可叠不锈钢套装,造型美观,方便储存,耐磨性好,第一季度的出口销量就达70多万口,并拿下了来自多个国家的大订单。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纽扣生产企业之一,在本届广交会上新产品一经推出,就吸引了不少新客户驻足。企业负责人表示,伟星注重创新研发,在生产材料、工艺环节注重环保节能,其自主品牌已经在国内外都打响,开幕首日就已收货不少意向订单。菲时特集团是台州一家集水暖、管业、卫浴等综合性产业集团,本次带来的新产品-角阀和编织管,品质高端,性能稳定,材质优良,特别符合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标准,同时实现机械化生产,精细化成本控制,开幕第一天,就已于多个国家和地区客户达成合作意向,订单超过80万美元。 (二)高端国际化产品成为抢手货 本届广交会上我市不少参展企业为满足国际市场多样化需求推出新研发的系列产品,并投向了高端市场,成为吸引采购商洽谈和出口成交的新增长点。如钱江摩托此次携Benelli、Keeway两大品牌亮相广交会,两大品牌均展示了最新开发的系列车型,最大亮点为500cc巡航车和复古车,以及水冷150cc弯梁车和高性能300cc双缸跑车等,此类产品完全填补了之前中国摩托车行业的空白,直接对标竞争国际一流品牌,凸显了钱江摩托在产品研发和高端制造业方面的强大实力。公元塑业结合众多国际高端认证,推出新品为HDPE 燃气管道系列,也受到了广泛关注。炊具行业龙头企业苏泊尔推出适用于欧美市场的可叠不锈钢套装,造型美观,方便储存,耐磨性好,第一季度的出口量就达70万口。 (三)产品质量铸就核心竞争力 质量是一家企业的立身之本,也是广交会上获得订单的保证。浙江明筑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台州生产仿真植物墙的龙头企业,连续五年出口额增长百分之三十以上,这届广交会企业携多个新品亮相,吸引了无数采购商,场面相当火爆,第一天的订单就达到了100多万美元。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美化的需要,市场对植物仿真墙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前景一片看好。浙江胜利塑胶这几年发展迅猛,企业秉持着质量就是生命的精神理念,一步一个脚印,狠抓质量生产,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企业负责人介绍,企业主打的自主品牌“fontal”的每个产品底部都会印有他们的生产日期,在哪条流水线生产都有标注,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可第一时间查询和追责。 (四)绿色设计理念提高企业软实力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拥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也成为企业竞争的软实力。在这届广交会上,台州不少企业在展位的设计上下功夫,使到访采购商眼前一亮。浙江金龙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别出心裁打造了一个充满绿色生机的展位。据企业负责人介绍,此次展位设计理念是"春风十里,万物复苏",主题既与公司“绿色、低碳、环保、高效节能”的产品理念相呼应,又与全球经济好转回春的现象相照应,表达了台州企业家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 三、台州分团主要工作 一是精心策划广交会系列活动。本届广交会受到了市领导高度关注重视。4月18日,市政府副市长蒋冰风率团走进广交会展馆,重点走访了3.1馆“台州汽配一条街”和8.1馆“台州小型器械一条街”,详细考察了中新科技、星星、新界、泰福等近十家台州企业的展位,围绕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出口成交、外贸回归等与有关企业负责人进行交流。19日上午台州市政府在广交会展馆会议室召开台州市重点进出口企业座谈会,倾听心声,释疑解惑,鼓劲打气,共谋发展。座谈会邀请了中新科技、公元、星星、巨科等14家企业家参加。市政府副市长蒋冰风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他强调促进外贸发展,要加快供给侧改革和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综合竞争力,以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谋发展;要积极构建市场大环境大平台,加快研究扶持政策,提升行政服务水平,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全市外贸稳定健康发展。展会期间局主要领导还分别拜会了国家外贸中心、机电进出口商会、五矿进出口商会和省商务厅领导,商讨合作大计,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二是全力举办印尼长友集团供采对接活动。4月18日上午,台州产业群与印尼长友集团供采对接活动启动仪式在广交会展馆举行。台州市副市长蒋冰风、广交会副秘书长、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叶继奖、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韩杰和印尼长友集团总监朱志伟出席本次活动。此次对接,台州市与广交会共同为双方合作背书,打造“前店后厂”的贸易新模式。助力企业抱团出海,打造外贸增长新引擎,提升台州制造之都全球形象。广交会期间,组织包括永强、市下控股、苏泊尔和爱仕达等在内的40多家企业和长友集团进行一对一洽谈对接。 三是周密部署组展参展工作。市商务局非常重视本届广交筹展工作,局领导多次研究部署展位申报、参展等工作,制定参展方案,抽调精干人员成立台州交易分团。为切实做好参展工作,4月底召开了展务培训会,全市有500多家企业参会。在穗期间,台州市交易分团履行职责,明确分工,落实任务,分发广交会《参展手册》500多份,发送筹展要求、展务管理、证件保管等工作信息1000多条;办理各类证件近5000人次;收集400多份外贸形势调查问卷,详细了解客商、订单、价格和成交等情况,综合分析本届广交会的特点与趋势;撰写121届广交会各类通讯报道13篇,有两篇刊登在台州商报与台州晚报,并运用新媒体,综合报道领导活动两篇,受到了市里领导的肯定。做好各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对有侵权行为和展品质量有问题的企业进行劝说并督促其接受、配合广交会主办方的调查和处理;展后认真按照广交会有关部门的通报情况,对本分团涉嫌侵权的企业进行后续教育,并将此信息在广交会系统中予以公开,予其他企业以警示作用,避免广交会类似侵权现象的再次发生。 四、对策举措 受全球经济企稳复苏,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积极推动影响,本届广交会各项情况谨慎乐观,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台州外贸企业总体规模较小、小企业询单少,产品同质化严重、自主品牌率低、无序竞争严重,国际销售网络缺乏、议价能力偏弱、国际竞争力不够强等。 为此,我们要重点抓好: (一)着眼做大做强,提质增效 推动重点规模企业参加广交会品牌性展位申报、出口名牌评审和品质浙货领军企业培育等有效载体,鼓励有条件企业在知识产权、产品研发、国际认证、国际营销体系建设和跨国兼并重组等方面不断推进,壮大企业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着手扶小活小,扩面提速 不断完善对外贸小微企业的业务培训和政策扶持,在业务培训、参展补助、出口信保、跨境电商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化措施。加快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培育和引进,帮助更多的小微生产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努力培育外贸新增长点。 (三)着力创新创优,集群发展 落实好与印尼长友集团供采对接活动后续工作,以对方来台实地考察为契机,推动更多出口企业与之直接互动对接。促进我市与国家外贸中心、跨国采购企业更深入、更广泛、更全面合作,形成“前店后厂、集群发展”的新模式新态势。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