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市区动态
台州商务 非凡十年|温岭篇
  • 日期: 2022- 10- 11 09: 35
  • 来源: 温岭市商务局
  • 浏览次数:
  • 字体:[ ]

2011年12月

温岭市商务局正式组建

回首这十年

是耕耘不辍

是开拓奋进

是春风化雨

是蝶变升华

2012年,新增机床及配件、水产食品两个省级出口基地;分别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就续建中国水泵、空压机、小型电机出口基地和中国鞋类出口基地进行签约,达成深化基地建设共识。2013年,促成全省首家县级微软(温岭)IT学院落户温岭,阿里巴巴·温岭电子商务合作项目协议正式签订,先后获评“浙江省商贸流通成绩显著县市”“长三角地区县(市)商业十强”。2014年,被授予“中国县域会展研究基地”称号,被省商务厅评为“利用外资成绩突出单位”和“贸促工作先进单位”;泵与电机展览会获评全国十大名牌展会。2015年,温岭耀达国际大酒店开业,该项目建筑1号大厦为我市首个“鲁班奖”工程;富岭塑胶是台州市首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2016年,完成商贸流通业、外经贸、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荣获“全国电子商务百强县”、“出口信用保险工作发展奖”、浙江省出口品牌建设考核一等奖;“温岭·中国泵业指数”正式发布上线。2017年,列入省批发零售业改造提升工作试点城市,举办温岭会展十周年暨中国(温岭)产业会展发展论坛,龙门港集装箱内支线开通。2018年,成功创建鞋帽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首次将温岭区域品牌在境外国际展会(波兰贸易博览会)上整体推广。2019年,创建泵与电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首次移师重庆异地举办泵与电机展。2020年,主办浙江(温岭)出口网上交易会(印尼站-水泵专场)和浙江(温岭)出口网上交易会(南部非洲站-机电五金及鞋类产品、制鞋技术专场),全国首个阿里巴巴1688直播基地落户温岭,温岭市跨境数字运营中心—温岭麒麟阁正式落地运营。2021年,被列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获评浙江省数字生活新服务样板县,列入商务领域共同富裕首批试点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上级商务主管部门的鼎力支持下,温岭商务系统不懈奋斗,践行初心使命,在新征程上不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商贸流通欣欣向荣2021年,温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35.4亿元,是2012年(326.68亿元)的2.3倍,年均增长8.5%。2012年,温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连锁超市门店940家,全市行政村连锁店覆盖率98%,踏出县域商贸建设坚定一步。到2021年,深化省级批零改造提升试点建设,逐步推进三和超市、工量刃具交易中心众创空间项目、星艺佳泽国商场等33个项目,完成保时捷、宝龙广场、东南汽车城等重点商贸项目落地,打造温岭银泰智慧商圈。这十年,获评“浙江省商贸流通工作成绩显著县”,先后培育城乡统筹现代商贸服务示范镇2个、省现代商贸特色镇2个,省级农村现代商贸服务示范村6个,省级商贸发展示范村4个,浙江老字号企业6家,省级重点流通企业1家。

对外开放多元融通。2021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06.3亿元,年均增长4.8%,“一带一路”国家、东盟、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占比分别达42.4%、9.3%和11.6%,美国、欧盟、日本等传统市场分别增长-25.7%、12.7%和31.21%,出口目标市场由177个国家(地区)扩大至191个,多元融通格局进一步成型。

这十年,温岭率先开展小微出口企业整体参保促进出口的国家级试点工作,开创在全国县级首个设立联络处先河;到2021年,上线数字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引入浙江国贸数字科技为我市跨境电商产业平台运营主体。到2021年底,全市出口实绩企业数量破千家,自营出口2000万元以上企业315家,累计浙江省出口名牌企业34家、台州市出口名牌企业45家,成功创建泵与电机、鞋帽两大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电子商务聚势赋强。网络零售额从全年网络2015年的77.6亿元增至212.9亿元,年均增长10.6%。全市建成1个县(市)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6个镇级电商服务站和735个村级电商服务点。拥有14个省级电商镇,93个省级电商专业村,7个省级电商示范村;3个规模上运营电子商务产业园;6家省级新零售示范企业,是全省首批“品质浙货上天猫”专项活动服务站。连续6年入选“全国县域电商百佳县”、“中国大众电商创业活跃50县”和“全国十大淘宝村集群”,2016年被评为“中国跨境电商创业二十五佳县(市)”,2018年获评全省“批发零售业改造提升试点市”,2019年入榜全国县域网络零售TOP100和全国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TOP100,为创成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打下坚实基础。

温岭商务人凝心聚力、踔厉风发,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光辉历程。展望未来,温岭商务将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以“国内国际”双循环为引领,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双轮,聚焦聚力商务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与现代化建设,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打造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争创全国县域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