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间到粮仓,台州夏粮收储的“速度与温度”
|
|||||
|
|||||
今年7月初以来,台州各地夏粮收购陆续开秤,从繁忙的田间到高效的粮库,处处洋溢着丰收喜悦。 在三门县花桥镇金山村,连片的早稻田犹如金色画卷。三台大型收割机穿梭作业,脱粒后的稻谷直接装车转运。机械化作业让这片稻田的收割效率比传统人工提升了近10倍,收割、脱粒、转运全流程一天内即可完成。 近年来,三门县通过落实惠农补贴、推广良种、强化农技服务,特别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效提高了种粮效率。今年全县早稻种植面积达3.44万亩,并实现丰产丰收,为全年粮食稳产保供夯实了基础。 “从育秧到大田管理,我们全程跟踪服务,重点抓好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对种粮大户提供一对一指导。目前来看,今年的早稻产量还是喜人的。”三门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何贤超介绍。 种好粮,更要储好粮。在温岭滨海粮食储备库,满载金黄早稻的车辆依次驶入,过磅、检测、输送入仓……各环节高效衔接。粮库主任陈渝浩介绍,该粮库具有3万吨以上稻谷收购、储备能力,自7月15日启动收购以来,今年已累计入库早稻6000余吨。“我们严格执行国家收购政策,三等质量标准早稻收购价为每50公斤132元。对种粮大户交售订单粮部分,还给予每50公斤30元的奖励补贴,确保应收尽收,政策兑现到位。” 粮仓内,科技正为丰收筑牢坚实后盾。测温、害虫监测、气调、通风多系统智能联动,合力锁住每一粒稻谷的新鲜品质。
“我们采用准低温储粮技术,冬季利用自然低温,夏季结合空调和充氮气调等技术,将粮温基本控制在20℃以下。智能化系统全方位保障储粮安全,确保不坏粮。”陈渝浩说。 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我市今年早稻产量预计达3亿斤,为确保早稻收购工作平稳、有序、高效进行,全市准备收购资金约4亿元,收购仓容15.7万吨,合理布局19个收购网点,收购工作人员480人,确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据统计,今年全市夏粮收购量预计为14.03万吨,截止7月21日,我市共收购早稻2.24万吨,预计于9月上旬收购完毕。 |
|||||
|
|||||
打印
关闭
|
|||||